有時候現實事件比劇本還來的荒謬變態!
電影 --- 熔爐 silenced(無聲吶喊) ---
電影是一種娛樂媒體,而媒體也可以是一種工具。
在社會或是政治上,他一直擔任了宣導與洗腦的工具。但是它其實也可以有更多功能的,
它可以有教育、讓人省思、讓真相給更多的人知道與關心的功能。
最近社會出現了一些霸凌事件,然後知道的某個社群內也在為霸凌鬧的熱烘烘…
但是今天要講的電影也是關於弱勢團體,關於一些官官相衛不公不義的真實事件~~~!
最近介紹的幾部電影(『沙漠之花』『親愛的』)都是讓人省思與呼籲更多人關心的題材…
而剛好這些電影都是真實的社會事件,因為他們的真實性,讓電影它發揮了宣導與改革的功能!
它讓社會上的人開始關心與關注這些議題。
很喜歡電影裡的一句話:
「我們要一直堅持下去,要的不是去改變世界,而是不要讓世界改變了我們」
啊!原來是這樣呀…原來自己心裡一直不知道在堅持個什麼勁的堅持是這個呀~
我們都怕有一天的自己變成那個曾經自己很討厭的人…
討厭老闆那計較的嘴臉、討厭冷漠的嘴臉、討厭市儈的嘴臉、討厭狗眼看人低的嘴臉…
而今天要講的電影叫:『熔爐』英文是:Silenced 港翻為:『無聲吶喊』,其實我覺得後者的翻譯會比較恰當…
真實的故事發生在2005年南韓的一個叫光州一所聾啞學校的真實事件作為藍本。
小說是由韓國女作家孔枝泳參考真實事件所改編後,講述霧津(虛構的地名)某所聾啞小學裡,
數名男、女學生長期被校長、老師性侵害、虐待等故事,進一步瞭解之後發現驚人事實。
因為男主角孔侑在當兵時看了作者的書後,感到十分震撼! 同時也感到憤怒!也被牽動了情緒,
他當時想:「我不能相信這些事情發生在我們的社會,為何我會不知道這事?」
他譴責自己,所以之後他主動向電影公司表達對這本小說的興趣,最終促使拍成電影版。
---------------------------------------------------------------------------------------------------
電影開始講述著來自首爾的美術老師「仁浩」開著車前往往霧津的路上。
這開始的鋪陳,導演蒙太奇的剪接讓我一度以為這是一部驚悚片!
故事來到了一間名為「霧津慈愛學堂」的聾啞學校,「仁浩」受到大學恩師的推薦,
有機會來到霧津這個四季都瀰漫著濃霧的小鎮換得一個教職;但原來所謂的推薦好處就是 -----
---- >「發展基金」可以打個折扣。
原來謀一個教職位是需要有相對貢獻的,但是為了生活也只有請媽媽看能不能先幫忙先繳出「發展基金」…
只是沒想到在開始授課之後,仁浩覺得任教的班上氣氛異常低迷,學生們完全沒有小學生應有的歡樂與童真,
而且防衛心很重,納悶之餘就詢問了學校的其他老師,得到的回應是說:
「這些都是身體有缺陷的小孩,他們的心理也都有缺陷,開心不起來是很正常的,
我在這十多年他們也還沒有對我放下心防。總之,不能將他們當作正常孩子來看啦!」
對於前輩的這個說法,仁浩也只能摸摸鼻子的接受了。
某個晚上,仁浩留下來查看班上學生的資料,想藉此多了解他們。要離開的時候聽到了莫名的尖叫聲,
所依循著聲音來到女廁前,在要打開門一看究竟的時候被校工給制止了。
接二連三的還看到了前輩對學生的拳打腳踢,孩子們的身上常常帶著傷,甚至看到自己的女學生(妍斗)
被女舍監將整個頭壓進洗衣機內大肆「清洗」,看不下去的仁浩挺身幫助,將昏過去的女孩送進醫院,
因為這次的挺身,也將整個腐敗與變態同時的被揭開……
公平,公平是什麼?法律,法律有時為誰存在呢?
對於不公平的事很多人都會挺身而出,伸張正義,但有多少人又可以真正全程的做到呢?
在公義與利益之間的選擇,多麼赤裸裸的人性,我想很多人都會妥協的,也或許會給這樣的決定很多很多的理由。
像影片裡的仁浩同樣的面臨這樣的選擇,當很多官說與利誘開始找上們,需要在現實生活跟正義的拉扯中做選擇。
我想在仁浩之前,一定也有老師是發現了這樣的事情,只是就像電影裡有說道的,校長的人脈很廣,
仁浩前幾任老師都被介紹到首爾不錯的學校任教,我想那些人也就是選擇接受現實條件的人吧。
但是仁浩為什麼要繼續的對抗呢?我想除了正義,應該還會有別的理由…因為他是一位父親。
羅素克洛在最後一擊裡曾說過:「I Fight For a Milk 」 而仁浩則跟勸他放棄的媽媽說道:
「如果我今天逃避不去幫助他們,我真的沒有自信還能作我女兒的好爸爸。」
或許很多人並不覺得這是個原因,但我是這樣想的,因為父親這個角色而讓這些男人們更加的勇敢不畏懼。
而原本反對的媽媽在聽完審判後驚訝那不是一般的小事情後,轉而支持的態度是令人感激的。
題外話,飾演媽媽的這位演員令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他在「世上最美的離別」的演出
仁浩與人權協會的有珍拿著孩子們證供影片到警察局、教育局、市政府陳情,換來的卻只被當皮球的踢來踢去。
官官相衛的官僚們誰會想要管這樣的燙手芋頭呢?學校老師性侵!這是何其大的醜聞呀!!是誰要來承擔呢?
然後抓著法規的漏洞,利用法規護法再喊著這不屬於我們的管轄,這也是人性呀~就是推卸一切看來有關係的關係。
既然沒有人願意受理,那麼就利用媒體吧!透過媒體,讓相關單位因為輿論的壓力讓那官僚無法再推卸責任,
逼使相關單位到學校抓人,讓壞人可以得到該有的懲罰。事實是這樣的嗎?
不不 ... 原來醜陋的只會更醜陋!!
被告人利用了片中提到韓國法院的潛規則-「前官禮遇」-
這樣的潛規則就是聘請原來擔任法官再轉任律師的前官員,他們所打的第一宗案件都能夠得到禮遇,
審判法官會協助而贏取勝訴,而且當你找到官位部長以上的,那你的勝算就更有把握了。
因為這樣的一條潛規則,是不是就可以讓加害者規避刑責的好方法呢?只要你請的起這樣的律師,
那你就會在自己的罪惡上穿了一層保護膜。
所以這是還是想要再問一次,法律到底是在保護誰呢?
社會的階級觀念與價值觀呢?財產與社會地位可以代表著一個人?或許是可以的,但一定不是全部。
校長在被抓的時候口口聲聲的說:「我怎麼會做出那樣的事呢?我是虔誠的教徒,我是充滿愛心的成功人士呢。」
然後再一堆教友與老婆盲目的聲援與黑白不分,看了讓人真的很生氣呢!!
一般的刑事案件,如果受害人是1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透過私下協商來私下和解,
那樣的話所有的證詞就會全部無效,這就是再一次的考驗…
因為對於一般窮困家庭,這一大筆補償金額與一些作為交換的條件,弱勢的族群往往沒有能力的去打這樣的戰爭。
大部分的人會覺得既然悲劇已經發生了,但是生活還是得過下去,在這樣的前提下,『公平』在已經沒有意義了。
而『法律』就是保護花得起錢的人,他們買得起人、良心、正義、公平等商品。
而這些受害者們,最後心理的扭曲與壓力都不是他們要負的責任…這些背叛他們的人都不用負上任何的責任似的。
片子裡面的三個小孩子(妍斗、宥利、民秀)演得很好!他們的演出不是激昂與外顯的,
因為飾演的是聾啞人士,所 以在整個證供的過程中都透過手語來表達。
你說兩個小女生會知道自己被性侵嗎?可能她並不知道那叫性侵,
或許他們只能知道自己不喜歡被那樣的對待,只因為痛楚… 但是或許她們並不知道那個是那麼壞的一件事~
學校跟警政單位都因為利益的操縱,因為孩子們去報警,可能只會將他們再送回學校,
然後換來就是一次的拳打腳踢。
電影在最後找到了很有力的證據,大家都覺得可以大快人心了!
但…這是現實的悲劇,而電影是改變了此悲劇而來的…
這一場法庭的審判過程裡「公義、公平」最後輸了給「利益」。他讓那些期待「公義、公平」的人都失望了。
加害者幹下了如此變態的行徑,結果得到的是緩刑的輕判。屁股拍拍,踏出法院又是一條爛咖!
當法庭宣布輕判報告時,一群聾啞人士的無聲怒火,是這宗案件的高潮所在,也觸發後來新一輪的戰爭。
這一場戲導演找來了真正的聾啞人事參與演出,而參與演出的聾啞人士中,
竟有一位是曾就讀在該所聾啞學校的學生,當他參與拍攝時,看到被告在法庭獲釋的一幕時,
他的回憶湧至,令他不禁嚎哭尖叫,他的真性情,每一滴淚,都被鏡頭捕捉拍攝下來,
讓觀眾看到最真情流露的一幕。
電影的最後,小男生選擇了自己用自己的方法來主持正義。選擇了跟變態的加害者同歸於盡,
他用犧牲來控訴整個司法的冷漠與不公,而聾啞人士在抗議中換來的是水槍侍候。
這...水槍這一場是有點比較矯情的呈現,但是整個片子下來就是這一場比較那個,但是可以被接受的。
但最誇張且讓人氣憤的是,直到電影播出時(2012年),
那些爆出了醜聞與變態行為的校長與老師們,竟然還可以繼續擔任該學校的教職,這到底是什麼樣的法呀?!
後來因為這部電影在播出後引發了很大回響,讓韓國民眾開始注意與進行抗議,
使到韓國政府必須正視並且要重新的審查此案件,詳細可以看下一篇介紹現實中的事件。
電影最後在2011-2年韓國上映後在社會上得到了很大迴響與反應,曾連續三周登頂韓國票房榜,
並創下韓國影史「19禁」影片突破300萬觀眾的最快紀錄。上映結束後,
據統計共有467萬135名觀眾入場觀看了《熔爐》佔了韓國人口的十分一。
《熔爐》在票房上取得成功同時也給韓國社會帶來了影響,
韓國的一些反對性暴力組織在網路上發起了簽名活動,要求重新調查這起性暴力事件。
韓國大法院則在接受國會法制司法委員會的國政監查時指出,
現行的韓國法律對性侵的量刑標準偏低,應當重新討論制定。
電影的描述成功喚醒外界關注光州仁和聾啞學校的性侵犯及暴力對待一案,
輿論壓力亦促使警方成立專責小組,重新調查該案件,甚至迫使韓國政府對「性侵防治法」進行修正,
餘波甚至引發歐美關注。
其他電影:
留言列表